和汪少参嘉会抚徭通峡韵先是嘉靖乙酉予在浔与杨兵宪文瑞议雕剿峡贼闻者悚慄惟杨与鄙意合力主之仅戮九人馀悉抚定群蛮震慑愿附籍输税告乞通峡军门乃敕予檄商舟通焉盖自韩公通峡至今六十馀年矣 其二
明明凤诏临边日,闪闪霓旌出镇时。
客舫鱼盐通绝险,鬼方雷电破群疑。
城连青嶂市应小,瘴带黄茅霜却迟。
昔衽弓镖今革面,信渠灵变未全痴。
客舫鱼盐通绝险,鬼方雷电破群疑。
城连青嶂市应小,瘴带黄茅霜却迟。
昔衽弓镖今革面,信渠灵变未全痴。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作者回忆当年平定南方少数民族叛乱、开通商路的往事,充满豪迈的英雄气概。
前两句用"凤诏""霓旌"这些皇家仪仗,描写朝廷派兵镇守边疆的威严场面。中间四句生动记录了事件经过:商船冒险通过险要峡谷("客舫鱼盐通绝险"),军队像雷电般震慑叛军("鬼方雷电破群疑")。峡谷边的集市虽小但很热闹("城连青嶂市应小"),南方虽然湿热但秋霜来得晚("瘴带黄茅霜却迟"),这些细节让历史场景活灵活现。
最后两句最精彩,说当地少数民族从拿着弓箭("衽弓镖")反抗到归顺朝廷("今革面"),看似愚昧其实很懂得审时度势("信渠灵变未全痴")。这里既肯定了少数民族的智慧,也暗含对朝廷怀柔政策的肯定。
全诗就像一部微型的史诗电影,有朝廷威严、战场惊险、边疆风光,还有民族和解的深意。最打动人的是那种"化干戈为玉帛"的智慧,用最小代价换来了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