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邓玄度给谏出佥楚宪

几烦封事达明光,请剑还期出尚方。
祇信臣衷元粹白,难符众论不雌黄。
君门渐远恩非薄,宪府新开画自长。
岂为食鱼思建业,将同回雁起衡阳。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朋友邓玄度被调往外地任职,作者为他送行时写下的赠别诗。全诗通过四层递进,既表达了对友人正直品格的赞赏,又暗含了对官场现实的无奈。

前两句写邓玄度在朝堂上经常写奏章直言进谏("封事"指密奏),甚至像汉代朱云那样敢于向皇帝请求尚方宝剑来斩奸臣,展现其刚正不阿的性格。三四句用"纯白的丝绢"比喻他纯净的忠心,但这样的正直却难以让那些喜欢搬弄是非("雌黄"指随意篡改言论)的朝臣们认同,暗示他在朝廷中遭受排挤。

五六句表面说虽然离皇帝远了但皇恩未减,新任职的监察部门("宪府")能施展抱负,实则暗含反语——远离权力中心终究是种贬谪。最后两句最妙:表面上说友人不是像贪吃武昌鱼的孙权那样追求功名,而是像大雁终要飞回衡阳般顺应自然规律。实际上用"建业(南京)"和"衡阳"两个地名,既点明友人将赴楚地(湖南湖北一带)任职,又暗喻官场沉浮如同候鸟迁徙般不由自主。

全诗最动人的地方在于:明明写的是仕途挫折,却用"纯白丝绢""大雁归衡"这些清雅的意象冲淡愁绪,在惋惜中保持着文人风骨,这种含蓄克制的表达反而让离别的惆怅更深沉。作者不直接批评朝廷,但通过"难符众论"等细节,让读者自然感受到正直官员在官场中的艰难处境。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