谩兴四首 其三

西山有幽鸟,鸣音异晨夕。
夕鸣夏风凄,晨鸣冬曦赫。
王母赏其音,畜彼瑶池侧。
瑶池多慧禽,啁啾诧形色。
王母欲羁之,孤飞旧山白。
君看灵异姿,讵是樊笼物。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只生活在西山的神奇鸟儿,它有着与众不同的鸣叫声——傍晚的鸣叫让夏风显得凄凉,清晨的啼鸣却让冬日阳光更显炽烈。西王母被它的声音吸引,将它养在瑶池边。但瑶池里其他聪明的鸟儿们只会在意外表,叽叽喳喳议论它的模样。西王母想永远留住它,可这只鸟最终选择独自飞回故乡的白色山野。

诗人通过这只鸟的故事告诉我们三个深刻道理: 1. 真正独特的人往往不合群。这只鸟的叫声与众不同,就像生活中那些有独特才华的人,他们的想法和行为常不被常人理解。 2. 世俗的眼光很肤浅。瑶池的鸟儿们只关注外表,就像现实中人们常常以貌取人,忽视内在价值。 3. 自由比富贵更重要。即使住在神仙的瑶池,这只鸟还是选择回到朴素的山野,说明精神自由远比物质享受珍贵。

整首诗用简单的鸟的故事,巧妙表达了"天才注定孤独""不要用世俗标准评判他人""宁可清贫也要自由"的人生智慧,就像在说:与其被困在金笼子里当宠物,不如做山野间自在的飞鸟。这种思想在今天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