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兴

端居少宾客,鸟迹偏阶除。
夏雨后兼旬,众木青扶疏。
金石何必陈,此乐当何如。
永怀漆园吏,相去千载馀。
万物虽一体,忽若胡越殊。
人苟不知我,我岂能知鱼。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独居时的闲适心境,以及他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

开头写诗人平时很少与人来往,只有小鸟的足迹留在台阶上,暗示生活的清净。一场夏雨过后,树木显得格外青翠茂盛,展现出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象。

诗人认为不必刻意追求高雅(如陈列金石古董),眼前这简单的自然之乐就足够美好。他联想到千年前的庄子(漆园吏),思考人与万物的关系。

诗中提到虽然万物本质相通,但有时又像北方的胡人和南方的越人那样差异巨大。最后两句点明主旨:如果别人不理解我,我又怎能真正理解其他生命(如鱼)呢?这其实是在说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理解,才能达到真正的和谐。

全诗通过日常景物引发哲学思考,表达了独处时的悠然自得,以及对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深刻感悟。语言平实却意味深长,展现了古代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趣和智慧。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