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风雨遣怀
野人近来减苦吟,偶然得句不足成。
苦吟自写性情耳,陶诗一卷即性情。
雄鸠啼罢雌鸠鸣,商量风雨忙清明。
花开花落置不问,闭门何论阴与晴。
天涯芳草日日深,阶下绿苔片片生。
风雨尽他无赖著,野人只当煎茶声。
苦吟自写性情耳,陶诗一卷即性情。
雄鸠啼罢雌鸠鸣,商量风雨忙清明。
花开花落置不问,闭门何论阴与晴。
天涯芳草日日深,阶下绿苔片片生。
风雨尽他无赖著,野人只当煎茶声。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居野外的隐士面对连绵风雨时的悠然心境,核心在于表达一种超脱自然、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开头四句像是诗人的自白:最近懒得费劲写诗了,偶尔有灵感也懒得完善。但诗人认为,写诗本就是为了抒发真性情,像陶渊明的诗就是性情自然流露。这里用陶渊明作比,暗示自己向往简单真实的生活。
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清明时节的景象:斑鸠鸟此起彼伏地鸣叫,仿佛在商量风雨的安排;诗人任由院里的花开花落,关起门来不管天气好坏。这些描写透露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淡然态度,连象征时光流逝的"花开花落"都毫不在意。
最后四句进一步深化主题:野草在远方无声生长,青苔在台阶悄悄蔓延。诗人把恼人的风雨声当作煮茶的背景音,用"尽他无赖"(随它调皮)这种拟人化的表达,把风雨写成顽皮小孩,而自己只是从容地煮茶旁观。这种将烦心事转化为生活情趣的智慧,正是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
全诗用朴素的语言构建了两个对比世界:外面是风雨喧嚣、万物更替的自然世界,里面是煮茶闭门、恬淡自守的心灵世界。通过这种对比,诗人告诉我们:只要内心平静,外界的纷扰都可以成为生活的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