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垂虹》描绘了松江垂虹桥的壮美景色,同时融入了历史感慨和文人雅趣,读来既有画面感又引人深思。
前两句直接点题:垂虹桥是松江一景,诗人想约文人雅士来这里钓鱼("钓巨鳌"是夸张说法,表现豪情)。这里用"骚人"(文人)和"巨鳌"(神话里的大龟)的组合,一下子把日常钓鱼升华成了风雅之事。
中间四句最有味道:诗人站在桥上,想到吴越两国曾经的疆界争夺,如今都成了过眼云梦("几梦"形容历史变迁之快)。而古今人物中,最让人敬佩的还是"三高"——可能指范蠡、张翰等淡泊名利的古人。接着用两个特写镜头:冬天雪天切鱼时炊烟清冷,秋夜月光下渔歌与剑气相和(这里"剑气"可能指文人佩剑的豪气,也可能暗含历史战事),一冷一热形成强烈对比。
最后两句最妙:诗人说要把整片琉璃般的江面("千万顷"极言其广)都酿成美酒。这夸张的想象把整条松江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酒壶,波涛都成了酒浆,既显江景之壮阔,又透出文人诗酒风流的情怀。
全诗就像用文字拍电影:先给垂虹桥全景,再切历史闪回,接着冬秋两个季节特写,最后来个航拍大镜头。把一座桥写得既有历史厚重感,又有烟火气息,结尾还突然浪漫起来,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那种"站在桥头看江水,千年往事上心头"的意境。
俞桂
字希郄,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宋代官吏、诗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一作端平二年(1235)进士。曾在滨海地区为官,做过知州。他与陈起友善,有诗文往还。他的诗以绝句最为擅长,往往带着平静的心境观照自然,而时有独到的发现。文字清畅,亦富于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