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晦游东屯拜少陵像
飞飞鸣枭啄金屋,孔雀饮泉牛抵触。
杜鹃喜免百巢嗔,鹪鹩强息一枝足。
烛天光焰几许长,日眩东极升朝阳。
世人谩作诗老看,肩拍吕葛心羲皇。
玉珂金钥裁通籍,锦水铜梁俄浪迹。
两河磔裂甲欲洗,四壁呻吟饭无吃。
萍漂蓬转客夔门,栖迟瀼西复东屯。
群峰竦壁水萦带,有怪膴膴如周原。
纵横豺虎深稂莠,熊儿执耒骥子耨。
除芒落杵未流匙,问有长巡消息否。
峡云巴月困冥搜,去醉洞庭湘浦秋。
溪山留得金石响,定应骑气时神游。
扪参历井甘飞辙,端为空花听鸟设。
簿书丛里制舟来,风雨声中与春别。
仰窥层阁俯平川,想见杜曲桑麻田。
更起鸣酬傥可待,一弹指顷三千年。
杜鹃喜免百巢嗔,鹪鹩强息一枝足。
烛天光焰几许长,日眩东极升朝阳。
世人谩作诗老看,肩拍吕葛心羲皇。
玉珂金钥裁通籍,锦水铜梁俄浪迹。
两河磔裂甲欲洗,四壁呻吟饭无吃。
萍漂蓬转客夔门,栖迟瀼西复东屯。
群峰竦壁水萦带,有怪膴膴如周原。
纵横豺虎深稂莠,熊儿执耒骥子耨。
除芒落杵未流匙,问有长巡消息否。
峡云巴月困冥搜,去醉洞庭湘浦秋。
溪山留得金石响,定应骑气时神游。
扪参历井甘飞辙,端为空花听鸟设。
簿书丛里制舟来,风雨声中与春别。
仰窥层阁俯平川,想见杜曲桑麻田。
更起鸣酬傥可待,一弹指顷三千年。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游览杜甫故居时所作,通过描绘杜甫生前的困顿与身后的精神不朽,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敬仰。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杜甫的困顿生活:开篇用"飞飞鸣枭""孔雀饮泉"等意象,暗喻杜甫漂泊不定的生活。诗中描写他"两河磔裂甲欲洗,四壁呻吟饭无吃",在战乱中居无定所、食不果腹的窘境,以及"萍漂蓬转"的流浪生涯。
2. 杜甫的精神境界:虽然生活困苦,但杜甫"肩拍吕葛心羲皇",胸怀天下。他的诗篇如"烛天光焰"般照亮后世,在"峡云巴月"的艰苦环境中仍坚持创作,留下"金石响"般的传世之作。
3. 后人的追思:诗人站在杜甫故居,通过"仰窥层阁俯平川"的视角转换,想象当年杜甫的生活场景。最后以"一弹指顷三千年"作结,表达对时光飞逝、精神永存的感慨。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动的动物意象(枭、孔雀、杜鹃等)象征杜甫的境遇 - 通过强烈对比(生活困苦vs精神伟大)突出杜甫的人格魅力 - 将历史与现实交织,展现对先贤的追慕之情 - 结尾处时空交错的写法,给人悠远深邃的审美感受
全诗既是对杜甫的致敬,也寄托了作者对乱世文人命运的思考,语言形象而富有哲理。
陈邕
陈邕,安和父,衡山(今属湖南)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一)进士。光宗绍熙五年(一一九四)除秘书省正字。宁宗庆元二年(一一九六)进校书郎,添差通判江州。事见《南宋馆阁录》卷八、九。今录诗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