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都元帅述律杰云南开阃
世祖神武真天纵,万里中华归一统。
当时六诏亦亲征,大丑小夷咸入贡。
圣泽涵濡垂百年,昆虫草树犹生全。
岂意狂童耸边鄙,戈鋋一埽成萧然。
君侯累世称将种,落落奇才奋忠勇。
往岁乘轺谕蜀归,威名烜赫传秦陇。
迩来天子褒前功,玺书进拜明光宫。
腰间金符射白日,胯下宝马鸣春风。
金碧山高天拱北,瘴雨蛮烟今已息。
元戎为国保遗民,日读丰碑歌圣德。
当时六诏亦亲征,大丑小夷咸入贡。
圣泽涵濡垂百年,昆虫草树犹生全。
岂意狂童耸边鄙,戈鋋一埽成萧然。
君侯累世称将种,落落奇才奋忠勇。
往岁乘轺谕蜀归,威名烜赫传秦陇。
迩来天子褒前功,玺书进拜明光宫。
腰间金符射白日,胯下宝马鸣春风。
金碧山高天拱北,瘴雨蛮烟今已息。
元戎为国保遗民,日读丰碑歌圣德。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名叫述律杰的元帅奉命平定云南边患的功绩,歌颂了元朝开国皇帝的雄才大略和边疆将士的忠勇。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 1. 开篇先赞美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的伟业("万里中华归一统"),连最偏远的云南六诏地区(今云南一带)都臣服于中央政权。诗人用"昆虫草树犹生全"的生动比喻,说明百年来的仁政让边疆万物都能休养生息。
2. 中间转折描写边疆突发叛乱("狂童耸边鄙"),这时忠勇的述律杰元帅临危受命。通过"腰间金符""胯下宝马"等细节,刻画出威风凛凛的将军形象。特别提到他之前成功招抚四川("谕蜀归")的功绩,为此次出征埋下胜利伏笔。
3. 结尾描写云南金碧山重归安宁("瘴雨蛮烟今已息"),元帅日夜研读记载圣德的丰碑,既点明平叛成功,又暗含边疆将士永远忠于朝廷的深意。全诗通过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写法,展现了元朝巩固边疆的艰难历程。
艺术特色上,诗人善用对比手法(如"戈鋋一埽成萧然"的战场与"春风宝马"的将军形象),并巧妙融合地理特征(金碧山、瘴雨蛮烟),使严肃的军事题材充满画面感。最后以"歌圣德"收尾,既歌颂将领也暗颂皇恩,体现元代边塞诗的政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