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稽颂 其六
典午西兮金谷辈,渡而东兮蔼多士。嘉内史兮屏浮华,淡物累兮颐天粹。
升冶城兮遐想,友东山兮雅志。修禊事兮兰亭,觞曲水兮群英。
追雩风兮涵泳,渺万化兮均平。纪清游兮感慨,剡形忘兮神诣。
蔚翔凤兮一札,宝连城兮千祀。太傅起兮为苍生,扶晋鼎兮蹙苻秦。
内史归兮乐山水,师万石兮饬子孙。出与处兮两贤,意易地兮皆然。
现代解析
这首《会稽颂 其六》用古今对比的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人生境界,核心是探讨"出世"与"入世"的智慧。
上半部分描绘了两种典型人生: 1. 西晋石崇等人在金谷园奢靡聚会("典午西兮金谷辈"),代表追逐名利的生活 2. 东晋南渡后王羲之等名士("蔼多士")选择淡泊明志,在会稽山水间修养心性
中间部分重点刻画了王羲之的雅致生活: - 在冶城遥思古人("遐想") - 像谢安一样隐居东山("雅志") - 举办兰亭集会,曲水流觞(著名文化典故) - 追求像曾点那样沐浴春风的境界("追雩风")
诗眼在最后八句: 通过对比谢安("太傅")和王羲之("内史")这对叔侄: - 谢安出山救国,挽救东晋("为苍生") - 王羲之归隐后教育子孙("饬子孙") 指出真正的贤者既能担当国事,也能享受山林之乐,两种选择本质相通("意易地兮皆然")
全诗精髓在于:人生最高境界是既能有谢安济世之才,又能具王羲之淡泊之怀,在"担当"与"超脱"间找到平衡。这种思想对现代人如何在繁忙生活中保持精神自由,仍有深刻启示。
诸葛兴
会稽人,字仁叟。宁宗嘉定元年进士。历彭泽、奉化二县丞。尝作《会稽九颂》。有《梅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