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冷清清地,便逢欢、也则不情不绪。
况是宵长孤枕侧,挨得几番秋雨。
兰炷微沉,桃笙半叠,送尽炉烟缕。
香浓醉薄,此愁何减羁旅。
不过絮断柔肠,乱蛩枉却,费许多言语。
二十五声清漏永,尽够滴残双箸。
翠湿云鬟,凉侵玉腕,那复催砧杵。
由他梦醒,别来和梦难据。

现代解析

这首《念奴娇》写的是一个人在漫漫长夜里的孤独愁绪,像一幅用寂寞织成的画。

开篇就直接点出心境:就算遇到开心事也提不起劲,更何况是秋雨连绵的夜晚,一个人躺在空荡荡的床上。这里用"挨"字特别生动,仿佛能看见主人公数着雨滴熬时间的样子。

房间里,香炉将尽的烟缕、半卷的竹席,这些细节都在说孤独。最妙的是"香浓醉薄"这句——酒喝得再多也冲不淡愁绪,这种愁比漂泊在外的游子还浓。

下半阕用蟋蟀鸣叫比喻无用的安慰,说这些声音就像白费口舌的废话。二十五声更漏(古代计时器)的滴答声,在这里变成折磨人的存在,让人联想到眼泪滴在筷子上的画面。

最后写到被夜露打湿的头发和冰凉的手腕,连捣衣声(古代妇女秋夜捣衣的声响,常引发思乡情)都停了,说明夜已深沉。最扎心的是结尾:就算从梦中醒来,连梦里都找不到依靠,因为离别后,连梦都是靠不住的。

全词就像用秋雨、香烟、更漏这些意象串成的珠链,每一颗都在诉说同一种孤独。最厉害的是,明明通篇没写"我想你",但每个字都在说"没有你"。

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清代文学家。原名华文,字远平、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顾贞观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