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衡阳周宰作

春草含碧滋,罗生满幽砌。
造化无停机,雨露有生意。
卓哉濂溪翁,精颐探彖系。
老屋如扬雄,四壁蓬蒿翳。
人来或笑之,乃翁有佳致。
弦歌自閒暇,风月共光霁。
令德重前修,家声垂后裔。
三年宰衡阳,邑小称善治。
方期剪荆杞,有志植兰蕙。
户庭日幽深,闾里无凋敝。
燕堂春风中,玩此图书秘。
乃知方寸间,自有一天地。
题诗对湘江,目洗衡山翠。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廉有为的地方官(周宰)在衡阳治理时的生活场景和理想追求,语言清新自然,充满田园诗意。

前四句用春草、雨露等自然意象,暗喻周宰像春雨滋润草木一样造福百姓。"濂溪翁"指周宰像古代贤人一样淡泊名利,住在简陋的老屋里研究学问,虽然有人嘲笑他清贫,但他自得其乐。

中间部分展现周宰的治政理念:他闲暇时读书弹琴,与清风明月为伴;继承先人美德,注重家风传承。在衡阳三年,把小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像清除杂草(荆杞)改种香草(兰蕙)一样改善民风,让街巷重现生机。

最后六句是升华:周宰在春风中读书的办公室,象征着他内心宽广的精神世界。结尾处诗人望着湘江题诗,衡山的青翠洗净了眼睛,这个画面既写实又富有深意——暗示周宰的高洁品格就像衡山一样巍然挺立。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塑造了一位安贫乐道、勤政爱民的清官形象。最打动人的是那种"陋室不陋"的精神境界——真正的天地不在房屋大小,而在人的胸襟与追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