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文云松巢歌

君不见谪仙翁,挥斥八极如游龙。
东行扶桑过若木,隘视人世不可容。
九江日上见五老,身秪欲巢云松。
云松之巢出天表,九点齐州蚁封小。
醉翻江水挹天瓢,仰视浮云没孤鸟。
骑鲸一去天地空,元圃三山白云绕。
谁似黄家公子贤,放情飘萧怀谪仙。
有诗万卷比秋月,有酒百斛如流泉。
名嚣利聒不到耳,绮窗阿阁浮轻烟。
结巢亦与云松伴,自拂天风凌汗漫。
句里哦成碧水秋,毫端貌得潇湘岸。
长松落落云冥冥,岁晏怀君霜霰零。
流脂入地应千岁,寄我春山煮茯苓。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隐士形象,通过对比和想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开头提到"谪仙翁"(指李白),用夸张的手法写他遨游天地、无拘无束,像一条游龙般自由。他东行到日出之地,俯瞰人间觉得太过狭小。这里用神话中的地名(扶桑、若木)和夸张的视角(从高空看九州像蚂蚁窝),突出隐士的洒脱和眼界之高。

中间部分写黄公子(黄仲文)像李白一样超脱。他有万卷诗书如秋月般皎洁,有美酒如泉水般丰沛。名利喧嚣不入他耳,只在轻烟缭绕的雅致居所生活。他在云松间筑巢,与自然为伴,迎着天风遨游。写诗能描绘碧水秋色,作画能画出潇湘美景。这里用具体意象(诗书、美酒、云松)展现隐士生活的雅致。

最后写松树高耸入云,岁末时节更显孤高。松脂入地千年后化作茯苓,诗人期待用这仙药来养生。这里用松树的坚韧和茯苓的神奇,暗喻隐士品格的高洁和追求的永恒。

全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隐士生活写得既超脱又充满诗意。核心是赞美不慕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用夸张的视角和神话元素让这种生活显得更加迷人。诗中"云松"既是实景,也象征高洁品格,贯穿全篇形成统一意境。

黄镇成

黄镇成(1287-1362)字元镇,号存存子、紫云山人、秋声子、学斋先生等。邵武(今福建邵武县)人,元代山水田园诗人,与黄清老(邵武故县人)被后人并称为“诗人二黄”。初屡荐不就,遍游楚汉齐鲁燕赵等地,后授江南儒学提举,未上任而卒。著有《秋声集》四卷、《尚书通考》十卷。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