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居

昔居苕之南,今适宛之北。
溪山故缭绕,往来等乡国。
爱此太古风,不但占林樾。
岚气敬亭浮,波光响潭接。
虽在城市傍,而与喧嚣隔。
息心谢纷烦,投閒遗一切。
结构类茅茨,宁复事雕饰。
草堂亦易成,经营岂木石。
喜见野人来,渐与尘迹绝。
把我盈樽酒,妻儿同一啜。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喧嚣城市搬到宁静郊外的生活变化,表达了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向往。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搬家原因(前四句):诗人从苕溪南边搬到宛溪北边,虽然换了地方,但周围山水环绕的感觉和老家差不多。说明他搬家不是为了换个环境,而是想寻找某种生活状态。

2. 新家生活(中间十二句):这里用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他的理想生活:
- 自然环境:有云雾缭绕的敬亭山,波光粼粼的响潭水,虽然靠近城市却很安静。
- 生活方式:住着茅草屋顶的简朴房子,不追求豪华装修,房子容易搭建也不需要大兴土木。
- 人际关系:喜欢和淳朴的乡下人来往,渐渐远离了世俗的交际应酬。
- 家庭时光:和家人一起喝酒的温馨场景。

3. 核心思想:通过对比"城市喧嚣"和"山居宁静",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世俗烦恼、回归自然本真的生活态度。这种生活不是逃避,而是主动选择一种更简单纯粹的生活方式。

诗歌的魅力在于:
1. 用对比手法突出主题:城市vs乡野、繁杂vs简单、雕饰vs自然
2. 选取典型生活细节:茅草屋、与野人来往、家人喝酒等场景都很接地气
3. 语言平实自然:就像在和朋友聊天一样讲述自己的新生活,没有刻意堆砌辞藻

这种追求简单自然生活的主题,在今天城市生活压力大的环境下,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