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伯纪丞相挽诗

鲸路心犹望,龙门迹已荒。
楼成上霄汉,书拟奏明光。
贱子无贤誉,先生独荐扬。
凛然生气在,谁谓哲人亡。

现代解析

这首诗是哀悼南宋名相李纲(字伯纪)的挽诗,情感真挚动人。全诗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李纲的敬仰与怀念。

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写李纲的抱负与遗憾:首句"鲸路心犹望"用鲸鱼遨游大海比喻李纲始终怀有报国壮志;第二句"龙门迹已荒"却突然转折,说这位能助人跃过龙门(比喻提拔人才)的贤相已经离世。三四句继续这个对比,写李纲生前建造高楼(象征崇高理想),准备上书献策("明光"指皇帝),可惜壮志未酬。

后四句转为直接抒情:作者谦称自己是"贱子",感念李纲当年不嫌弃自己无名望而大力举荐。最后两句尤为感人,说李纲的精神气节永远长存,用反问句强调"谁说贤人真的离世了",表达李纲精神不朽的信念。

全诗亮点在于:用"鲸路""龙门"等生动比喻代替说教;通过生前抱负与死后遗憾的强烈对比凸显悲情;最后用"凛然生气在"把哀思升华为精神传承,哀而不伤。这种将个人感恩与家国情怀结合的表达方式,让挽诗既有温度又有高度。

赵令衿

(?—1158)宗室,号超然居士。赵德昭玄孙。徽宗大观二年中舍选。钦宗初为军器少监,言事忤旨,夺官。高宗绍兴间,以都官员外郎召,因请留张浚复罢。后知泉州,坐谤讪秦桧入狱,桧欲置之死,诬与张浚、李光等谋逆,会桧死,得免。复爵,授明州观察使,加庆远军承宣使。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