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圆明园被皇帝召见后的感恩之情。前两句描写清晨的皇家园林景色:禁宫旁的柳枝斜垂,露珠未干,作者从容退下时听见仪仗队的鸾铃声。三四句用"瑶台""太液"这些皇家意象,表达自己沐浴皇恩的荣幸——回头看皇帝所在处如仙境般遥远,自己却幸运地享受到浩荡皇恩。
五六句突然转为写景:像多层银河般明亮的圆月高悬,而作者站在清澈如玉壶的天地间感到一丝寒意。这里用"玉壶"比喻纯净的天地,既写实景又暗喻皇恩的清明高洁。最后两句点出主题:在这最适宜忘却炎夏烦热的地方,他要好好欣赏这月光铺地、云彩作台阶的仙境般景致。"月地云阶"既是眼前美景,也暗指这次面圣如同登上云端仙境。
全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把一次普通的宫廷召见升华成沐浴皇恩的神圣体验,既展现了皇家气派,又含蓄表达了作者的敬畏与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