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娃宫次韵命二女同作

香径有基惟鸟迹,屟廊无主剩苔厓。
花钱旋舞留金靥,蜗宇纵横见玉钗。
颓榭草深归燕绕,故宫月冷野狐埋。
西风禾黍斜阳道,过此行人合怆怀。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荒废的古代宫殿(馆娃宫)的凄凉景象,通过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感慨。

前两句写宫殿的破败:曾经满是花香的小路只剩鸟的脚印,无人管理的走廊爬满青苔。这里用"鸟迹"和"苔厓"这样具体的细节,让人直观感受到人去楼空的荒凉。

中间四句用几个鲜明的意象继续渲染:风吹动枯叶像在跳舞,残留的金色叶片像女子脸上的装饰;破败的房屋里还能看到散落的玉钗。倒塌的楼台周围野草丛生,只有燕子还在盘旋;冷月照着废墟,传说这里有狐狸出没。这些描写既有视觉画面(枯叶、玉钗、野草),又有传说元素(野狐),让废墟显得既真实又神秘。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叹:西风吹过种着庄稼的田间小路,夕阳斜照,每个路过这里的人都应该感到悲伤。这是直接抒发对历史变迁的感慨,用"禾黍"这个意象暗指朝代更替(典故出自《诗经》中周朝大夫看到故都长满庄稼而悲伤的故事)。

全诗的精妙之处在于:不用直接说"这里曾经很繁华",而是通过现在破败的景象(鸟迹、苔藓、枯叶)让读者自己想象昔日的盛况;不用直接说"我很伤感",而是用西风、斜阳这些自带忧郁色彩的意象来传递情绪。这种"以景写情"的手法让诗歌更有韵味,也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王凤娴

王凤娴,生活在明神宗万历(1573~1620)前后,字瑞卿,号文如子,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金山吕巷颜圩村寒圩)人,建宁知府王善继女。解元王献吉之姐,宜春(今属江西省)令张本嘉妻。著有《翠楼集》、《贯珠集》、《焚馀草》五卷。《焚馀草》辑入《女中七才子兰咳二集》中。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