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夜晚听人诵读《太极图说》和《西铭》时的感悟,用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经典的博大精深。我们可以这样理解:
1. 前两句用"六经包罗万象"形容儒家经典的广阔,就像宇宙一样无边无际,而《太极》《西铭》这两篇文章把其中的道理都贯通起来了。就像用一根线把散落的珍珠串成项链。
2. 中间四句用了两组生动的比喻:
- 像千万条河流最终都汇入大海,日月星辰在天空各司其职,说明万物虽多却都有规律可循。
- 像《河图》《洛书》揭示了自然规律(鸢飞鱼跃),秦汉之前的文章像金玉般珍贵,暗指这两篇文章承继了古代智慧。
3. 最后两句写实景:长夜里听着诵读仍觉得深奥,但文章散发的智慧光芒(奎明指文运之光)让人叹服,不敢轻易评价。这里的"第三篇"可能是谦虚地说自己写不出这样的好文章。
全诗通过宏大的自然景象,把抽象的思想境界变得可视可感。作者将深奥的哲学思考,转化为潮水、星空、飞鱼等常见意象,让读者能通过具体画面理解经典的伟大。最后夜听的情景又带回现实,形成虚实相生的美感。
陈起
陈起,字辅圣,沅江(今属湖南)人。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进士。历知宁乡、秭归、湘乡、萍乡等县(清嘉庆《沅江县志》卷二五)。嘉祐间为永州通判(清道光《永州府志》卷一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