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潼方昌帝君庙

梓潼大帝号文昌,应庇斯文免祸殃。
底事古今文字狱,文人罹难一场场。

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揭露了一个尖锐的社会矛盾。

前两句介绍背景:梓潼帝君(文昌帝君)是民间信仰中掌管文运的神仙,本该保佑读书人平安。这里用"斯文"代指文人群体,"免祸殃"点出了神明应有的职责。

后两句笔锋一转,抛出核心质问:既然有文昌帝君庇佑,为什么从古至今文字狱不断,文人总是遭难?"底事"(为什么)这个口语化的质问特别有力,"一场场"的重复使用,强调悲剧的频繁发生。

全诗妙在两点:
1. 用神明职责与现实状况的强烈反差制造讽刺效果——本该护佑文人的神,却眼睁睁看着文人受害;
2. 把"文字狱"这个敏感话题,借民间信仰的外衣巧妙表达,既直指要害又不失含蓄。

这种用家常话谈大问题的写法,让普通读者也能感受到:作者是在为历代因言获罪的文人鸣不平,同时暗讽那些表面尊崇文化、实际迫害文人的权势者。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