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简单直白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读书人清贫却自足的生活状态。
前两句写实景:诗人在莱市街西边新找了个住处,院子里只有稀疏的豆棚瓜架。这里用"豆棚瓜蔓"这种农家常见的简陋景物,暗示居住环境的朴素。"萧疏"一词既写实景的稀疏,也暗含清冷之意。
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虽然家里穷得连一石米的储备都没有("儋石储"指极少的粮食储备),但胸中却藏着千卷诗书。这种物质与精神的巨大反差,突出了读书人"精神富有,物质清贫"的特点。
最妙的是"谁信"二字,带着几分自嘲,也带着几分骄傲——世人很难相信一个满腹经纶的人会如此穷困,但这恰恰展现了传统文人安贫乐道的精神追求。全诗用最生活化的场景,传递出知识分子对精神世界的坚守,这种在清贫中自得其乐的态度,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陈章
陈章(一一六○~一二三二),字子云,天台(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八年(一一八二)进士,调同安簿,移安福尉。十二年,知彭泽县。宁宗嘉定四年(一二一一),通判建康府。六年,提辖行在榷货务都茶场(《景定建康志》卷二四)。历通判温州,知建昌军(《嘉定赤城志》卷三三)、信州。理宗绍定五年卒,年七十三。事见《永乐大典》卷三一五六《提举崇禧观知郡陈公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