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寒门学子考中进士后的激动心情,用简单直白的比喻传递出"改换门庭"的喜悦。
前两句"自古賨城继踵希,吾门多幸感昌时"是说:我们老家賨城自古以来没几个能考中进士的,我家真是赶上了好时代。这里用"继踵希"(脚印稀少)形象地说明当地科举成功者稀少,反衬出自己中第的难得。
后两句用神话故事打比方:"姮娥不惜蟾宫桂,從此何家第二枝"——月宫里的嫦娥大方地折下月宫桂树送给我,从此我们家门楣上也能挂上第二枝月桂了。"蟾宫桂"指代进士功名(古代称考中进士为"蟾宫折桂"),"第二枝"暗示家族里可能之前也有人中过进士,但更可能是用"第二"来表达"终于也能跻身仕途"的欣喜。
全诗最动人的是把科举成功比作"得到月宫仙桂",既符合古人"月中折桂"的典故,又把那种光宗耀祖的荣耀感写得仙气飘飘。诗人不直接说"我考上了",而是用"嫦娥送桂"的浪漫想象,让平凡的喜悦瞬间有了神话色彩。
何拯
何拯,四川渠州(今四川渠县)人。真宗大中祥符八年(一○一五)进士,官屯田员外郎(《舆地纪胜》卷一六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