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兴国寺方丈与容对状
世间何事能感人,诗人题咏为多情。
我亦执笔书长吟,诗吟未竟情已盈。
古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似祗今握手见肺肝,开口无毁誉。
古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何似祗今对床谈子虚,醉歌咍台笑庐胡。
昨宵春月如昼明,与君聊诗到三更。
今宵夜雨如盆倾,与君齁齁直到街鼓鸣。
醒来莫问阴与晴,但听檐溜飞泉声。
明朝又作穿云行,巾纱杖竹鞵芒轻。
遇酒酌彼兕觥,逢花赏其芳馨。
见贤者如接芝兰,对俗子譬之蚊虻。
勿与物忤竞,勿为事绊萦。
陶然乐吾真,是谓羲皇人,
是谓葛天民。
我亦执笔书长吟,诗吟未竟情已盈。
古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
何似祗今握手见肺肝,开口无毁誉。
古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
何似祗今对床谈子虚,醉歌咍台笑庐胡。
昨宵春月如昼明,与君聊诗到三更。
今宵夜雨如盆倾,与君齁齁直到街鼓鸣。
醒来莫问阴与晴,但听檐溜飞泉声。
明朝又作穿云行,巾纱杖竹鞵芒轻。
遇酒酌彼兕觥,逢花赏其芳馨。
见贤者如接芝兰,对俗子譬之蚊虻。
勿与物忤竞,勿为事绊萦。
陶然乐吾真,是谓羲皇人,
是谓葛天民。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与朋友在寺庙里彻夜畅谈的快乐时光,表达了真挚友情带来的精神自由和人生感悟。
全诗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1. 开头先抛出问题:世上什么最打动人?答案是诗人的真情流露。诗人说自己刚提笔写诗,还没写完情感就已经满溢出来了。这里用"白头如新"(认识一辈子还像初识)、"倾盖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友)这些典故,都是为了说明他们此刻的友情多么纯粹坦诚,可以推心置腹说真心话。
2. 中间具体描写了两天的相处:前一天春月明亮,他们聊诗到半夜;今天大雨倾盆,他们鼾声如雷睡到天亮。醒来不管天气好坏,只听屋檐的雨声像飞泉。明天又要启程远行,穿着轻便的装束,遇到美酒就畅饮,看见鲜花就欣赏。用"芝兰"比喻贤者,用"蚊虻"形容俗人,说明他们只愿意和志同道合的人交往。
3. 最后给出人生建议:不要和世俗较劲,不要被琐事困扰。要像上古时代的羲皇、葛天氏那样保持纯真本性,自在地生活。这其实是表达了诗人向往的精神境界——在纷扰的现实中保持内心的自由快乐。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生活化的场景(聊天、睡觉、听雨)展现深厚的友情
- 对比手法突出(晴天/雨天、贤者/俗人)
- 语言活泼生动("齁齁"形容打鼾,"咍台笑庐胡"写醉酒欢笑)
- 最后升华到人生哲理,但不说教,而是通过具体经历自然引出
它告诉我们:真挚的友谊、坦诚的交流、简单的生活,这些才是人生真正的快乐源泉。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