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紫极宫雨夜愁坐

独坐高斋寒拥衾,洞宫台殿窅沉沉。春灯含思静相伴,
夜雨滴愁更向深。穷达未知他日事,是非皆到此时心。
羁栖摧剪平生志,抱膝时为梁甫吟。

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雨夜,诗人独自坐在书房里的孤独与忧愁。

开头两句写环境:诗人裹着被子坐在高高的书斋里,远处的道观宫殿在夜色中显得幽深寂静。这里用"寒拥衾"和"窅沉沉"营造出冷清压抑的氛围。

中间四句写心境:春夜的灯火静静陪伴着他,雨声滴滴答答,让愁绪越来越深。他想到人生前途未卜(穷达未知),此刻心中充满各种是非纷扰。这些描写非常真实,把人在深夜独处时容易胡思乱想的状态生动展现出来。

最后两句点明主旨:漂泊的生活消磨了平生的志向,只能抱着膝盖吟诵《梁甫吟》(这是一首感叹怀才不遇的古诗)。这里道出了古代读书人共同的困境:有理想却难以实现,在现实中处处碰壁。

全诗的魅力在于:
1. 环境与心境完美融合,雨夜的冷清烘托内心的孤寂
2. 写出了知识分子的典型困境:胸怀大志却无处施展
3. 语言平实但情感深沉,容易引起共鸣
4. 最后用典自然,不显刻意,让懂得典故的人更能体会其中深意

诗人没有直接说"我好愁",而是通过环境描写、动作细节(抱膝)、用典等方式,让读者自己感受到那种挥之不去的忧愁,这正是古诗含蓄动人的特点。

李群玉

李群玉(808~862),字文山,唐代澧州人。澧县仙眠洲有古迹“水竹居”,旧志记为“李群玉读书处”。李群玉极有诗才,他“居住沅湘,崇师屈宋”,诗写得十分好。《湖南通志·李群玉传》称其诗“诗笔妍丽,才力遒健”。关于他的生平,据《全唐诗·李群玉小传》载,早年杜牧游澧时,劝他参加科举考试,并作诗《送李群玉赴举》,.但他“一上而止”。后来,宰相裴休视察湖南,郑重邀请李群玉再作诗词。他“徒步负琴,远至辇下”,进京向皇帝奉献自己的诗歌“三百篇”。唐宣宗“遍览”其诗,称赞“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赐以“锦彩器物”,“授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