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采石兵前样,参赞归来即近臣。

现代解析

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武将凯旋后受到重用的场景,但暗含对功名仕途的深刻思考。

前句"采石兵前样"用战场上的铠甲形象,暗指武将的赫赫战功。后句"参赞归来即近臣"直接展现立功后快速升迁的仕途轨迹。两句话形成强烈对比:血与火的战场和朝堂的荣宠仅一步之遥。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兵甲变朝服"这个具象画面,让读者自然联想到:功名来得快去得也快,战场英雄转眼变成皇帝近臣,这种身份转变背后暗藏多少政治博弈。最后"近臣"二字尤其耐人寻味,既可能是真心的赞赏,也可能暗含"伴君如伴虎"的警示。

全诗精妙之处在于用最简练的14个字,既描绘出令人羡慕的仕途飞跃,又留下关于权力更迭的思考空间,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正是古典诗词的魅力所在。

朱浚

朱浚,字深源,南宋官员。原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迁徙建阳(今属福建),朱鉴长子。进士,累官两浙转运使兼吏部侍郎。尚理宗公主,为驸马。元兵攻福州,与公主俱饮药死。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