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咏柳》借柳树讲离别,把自然景物和人间情感巧妙融合,读来既清新又意味深长。
前两句描绘春日送别的场景:阳光下的灞桥边,人们频繁折柳送别,柔软的柳枝在春风中相互依偎,仿佛也承受不住这浓重的离愁。这里用柳枝的"相偎相依"暗喻人的不舍,把无情的柳树写得像有感情一样。
后两句突然转折:柳树自己的柳絮都随风飘零、居无定所,却还要伸出长长的枝条绊住行人(暗指用柳条挽留离人)。这种"自己都顾不好还要牵挂他人"的矛盾感特别动人——就像生活中那些自己过得不易,却仍想温暖他人的普通人。
全诗最妙的是把柳树拟人化:飞舞的柳絮像漂泊的游子,柔韧的柳条像挽留的手。通过柳树的"无能为力却仍努力"的姿态,让人感受到离别时那种明知留不住仍想挽留的复杂心情。这种借物抒情的写法,让普通的送别场景有了打动人心的力量。
顾云
顾云,(公元?年至八九四年)字垂象,池州人。生年不详,卒于唐昭宗乾宁初。风韵详整。与杜荀鹤、殷文圭友善,同肄业九华山,有文名。咸通十五年,(公元八七四年)登进士第,为高骈淮南节度从事。后退居霅川,杜门著书。大顺中,与羊昭业、陆希声、钱翊、司空图等预修宣、懿、僖三朝实录。书成,加虞部员外郎。云著作颇夥,有顾氏编遗十卷,苕川总裁十卷,启事一卷,赋二卷,集遗具录十卷,纂新文苑十卷,(均新唐书艺文志)凤策联华三卷,《文献通考》及昭亭杂笔五卷,《宋史艺文志》等并行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