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文人雅士在自然园林中悠然自得的画面,充满了闲适与高雅的情趣。
开头用陶渊明(渊明)和庞通这两位隐士的典故,暗示园中主人和宾客都是超脱世俗的高雅之士。接着提到孔融,以反问语气强调座上宾客都是才华横溢之人。
中间四句生动描写了园中美景:黄莺燕子不为俗事惊扰,贤者在此尽享快乐;蕙兰等香草在清风中摇曳。穿着彩衣的园主在花香中漫步,诗人则在步行中即兴赋诗。这些画面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场景。
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谦之词,说自己诗才有限是因为学识浅薄,像住在杂草丛生小巷里的迂腐书生。这种自嘲反而更显出诗人的真性情,让整首诗在雅致中多了几分幽默和亲切感。
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的交融,表达了作者对闲适高雅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自由、亲近自然的生活理想。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