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到清晨的生动画面,充满了自然的声响和季节的气息。
前两句"五更清梦鸡唤醒,八月好景诗为催"说的是:天快亮时(五更),公鸡的啼叫把诗人从美梦中唤醒;八月的美丽景色如此动人,让人忍不住要写诗来记录。这里用鸡鸣和诗兴展现了乡村生活的质朴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后两句"秋蟲夜静野禽语,风木天寒山雨来"继续描写:夜深人静时,秋虫的鸣叫和野鸟的啼声交织在一起;寒风吹动树木,山雨即将来临。这两句通过声音(虫鸣鸟叫)和触觉(寒风)的描写,营造出一个充满秋意的夜晚场景。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常见的生活细节(鸡叫、虫鸣)展现乡村秋景
2. 通过声音的变化(从鸡鸣到虫鸣)表现时间从凌晨到深夜的流转
3. "好景诗为催"一句特别生动,把美景激发创作灵感的过程写得很有画面感
4. 最后"山雨来"三个字给全诗留下余韵,让读者想象雨后的清新景象
诗人没有直接抒情,而是通过细腻观察自然,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让读者感受到秋日的宁静美和创作冲动。这种"以景传情"的手法,正是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所在。
刘学箕
刘学箕,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字习之,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