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武针崖

铁斧大如杵,钢针细如黍。
磨却石崖穿,下得工夫苦。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匠人用两种极端工具(巨大的铁斧和细小的钢针)在石崖上凿刻的场景,通过强烈对比展现"功夫不负有心人"的深刻哲理。

前两句用夸张对比抓人眼球:铁斧像捣米的木杵那么粗壮,钢针却像小米粒般细小。这两种工具大小悬殊,但共同点是都能在石崖上留下痕迹。这里暗示解决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和工具。

后两句揭示核心思想:无论是用蛮力(铁斧)还是巧劲(钢针),只要肯下苦功,连最坚硬的石崖都能被磨穿。"磨却"和"工夫苦"这两个词特别生动,前者体现日积月累的过程,后者强调付出的艰辛。

全诗最妙的是把人生道理藏在具体画面里:就像铁斧劈砍、钢针细磨都能凿穿石崖,生活中不论是用笨办法还是巧方法,只要持之以恒,再难的事也能做成。这种用日常劳动场景说理的方式,比直接讲道理更有感染力。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