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傍晚乘船游览的美丽画面,充满诗情画意。
开头两句写景:彩绘的船在紫绿相间的山水间缓缓前行,暮云散尽后,月亮像玉环一样挂在天边。这里用"夷犹"形容船行悠然,用"紫翠"表现山水色彩的浓烈,暮云与明月的对比更显出景色的清丽。
后两句写感受:船很快经过了"三山六刺"(可能是当地险峻的山水景观),但这险峻的景色却让诗人联想到严子陵隐居的七里滩。这里用"须臾过"与"恰似"形成对比,暗示虽然景物险峻,但诗人的心境却像隐士般平和超脱。
全诗通过动静结合的写法(缓缓行船与快速掠过的山景),将实景与典故自然融合,表达了诗人面对险峻山水时依然保持闲适心境的人生态度。就像我们今天坐车经过险要山路时,若能保持欣赏风景的心态,险境也会变成美景一样。
余良肱
洪州分宁人,字康臣。仁宗天圣四年进士。历通判杭州,筑石堤二十里以障江潮,民无潮患。改知虔州,悉力振护死岭外士大夫之弱子寡妇。徙知明州,留提举汴河司,与执政争治河议不能得,乃请不与其事。改太常少卿、知润州,迁光禄卿、知宣州,治为江东最。奉祠卒,年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