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鸱
荒林有怪鸱,寄养于凤皇。
凤实覆翼之,日夕还相将。
栖梧食竹实,嗈嗈鸣高冈。
百鸟时来朝,鸱亦蹲其旁。
托身既得所,复与鹓颉颃。
九苞下千仞,为尔增辉光。
岂期凤德衰,去去岐山阳。
鸱恃毛羽丰,都邑巧自藏。
雨昏月黑时,叫跳势遂张。
呼朋引党类,白日同披猖。
嗉阔食肠宽,直欲空太仓。
鹰隼不之击,恐与凤有伤。
不知鸱得志,为惠久已忘。
且见鹓苦饥,翼拓头抢佯。
翻然相决绝,可笑不自量。
鹓鸱岂相耦,感慨成此章。
凤实覆翼之,日夕还相将。
栖梧食竹实,嗈嗈鸣高冈。
百鸟时来朝,鸱亦蹲其旁。
托身既得所,复与鹓颉颃。
九苞下千仞,为尔增辉光。
岂期凤德衰,去去岐山阳。
鸱恃毛羽丰,都邑巧自藏。
雨昏月黑时,叫跳势遂张。
呼朋引党类,白日同披猖。
嗉阔食肠宽,直欲空太仓。
鹰隼不之击,恐与凤有伤。
不知鸱得志,为惠久已忘。
且见鹓苦饥,翼拓头抢佯。
翻然相决绝,可笑不自量。
鹓鸱岂相耦,感慨成此章。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了一个寓言故事:一只怪鸱(猫头鹰)被凤凰收留照顾,过上了好日子。但凤凰离开后,猫头鹰就暴露本性开始作乱,最后众鸟看清真相与之决裂。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
1. 开头讲凤凰好心收留怪鸱,让它跟着吃好住好,其他鸟来朝拜凤凰时,猫头鹰也跟着沾光。这里用凤凰象征品德高尚的领导者,怪鸱则是受恩惠的小人。
2. 中间转折说凤凰离开后,猫头鹰开始原形毕露:白天躲藏,夜晚出来捣乱,还拉帮结派吃空粮仓。其他鸟因为顾及凤凰情面不敢收拾它。这部分生动描绘了小人得志后的丑态。
3. 最后写众鸟终于认清现实,明白猫头鹰根本不懂感恩,让正直的鸟(鹓雏)饿肚子。最终大家决定和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划清界限。结尾点明凤凰和猫头鹰本就不是同类,感慨写下这首诗。
诗人通过这个动物寓言,讽刺现实中那些受恩不报、得势猖狂的小人。用对比手法突出凤凰的仁德与怪鸱的奸诈,最后众鸟的觉醒暗示邪不压正的道理。语言生动形象,猫头鹰夜间作乱、偷吃粮仓等描写尤其传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