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常年漂泊在外、体弱多病的人,在端午节这天独自面对风雨时的孤独感受。
第一句"多病年年客异乡"直接点明处境:作者每年都带着病痛在异乡漂泊。用"年年"强调这种状态持续很久,透露出深深的疲惫感。
第二句"不堪风雨又端阳"更添凄凉:本就难熬的风雨天,偏偏又遇上端午节这个本该团聚的日子。"不堪"二字道出身心俱疲的状态,"又"字暗示这种孤独过节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后两句形成强烈对比:第三句想象着别人家正在享受天伦之乐("重恩堂上天伦庆"),而第四句"应有愁人空断肠"突然拉回现实——这个"愁人"就是作者自己,用"空断肠"三个字把那种无人知晓、无处诉说的痛苦写得极为深刻。
全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通过节日热闹场景与自身凄凉处境的对比,把游子思乡的痛楚写得特别真实。风雨中的端午节、别人家的欢笑声,都反衬出作者的孤独。这种"全世界都在团圆,只有我在漂泊"的落差感,很容易引发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