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用幽默讽刺的手法,描绘了古代官员下乡劝农的场景,揭露了形式主义的官僚作风。
开头用拟人手法写山花看热闹:山花看着醉醺醺的官员们,觉得滑稽可笑。官员们下乡宣读的劝农文书像天女散花般华丽空洞。接着出现反转:农民敬酒回请官员,暗示官民关系表面和谐,实则暗藏讽刺——"吏瘠民肥"其实是反话,真实情况是官吏搜刮民脂民膏。
后六句更是直接讽刺:官员喊着"休休"(休息)的口号,农民也跟着喊,但劝农文书只是墙上的摆设。最后两句最犀利:官员下乡这天,喝完三巡酒就草草收场,把劝农当成走过场的公务应酬。
全诗像一组漫画镜头:醉酒的官员、陪笑的农民、墙上的标语、敷衍的酒宴,用轻松诙谐的笔调,戳破了古代官场"重形式轻实效"的虚伪作风。这种借日常生活讽刺官僚主义的写法,至今仍能引发共鸣。
谌祜
谌祜(一二一三~一二九八),字自求,号桂舟,又号服耕子,南丰(今属江西)人。布衣终身。元大德二年卒,年八十六。有《桂舟歌咏》等,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