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诗七首 其四 孙西陵之琮

孙子真隐士,浮家托友生。
独寻千古业,了无人世情。
谈笑颇自得,四座觉风清。
忘年与我交,欢好若弟兄。
生寓主人园,死葬园之侧。
一抔宿草荒,墓道谁与识。
抚琴心自摧,解剑意何极。
枫林秋萧萧,燐火夜恻恻。
巫阳不能招,白云黯无色。
日暮山阳道,平生空相忆。

现代解析

这首诗讲的是一个隐士朋友的故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表达了真挚的友情和生死离别的哀伤。

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
1. 先介绍这位叫孙西陵的朋友是个真正的隐士,带着家人在朋友家寄住。他专心研究古代学问,不在乎世俗人情。和他聊天特别愉快,周围人都能感受到他清风般的气质。虽然年龄有差距,但两人像亲兄弟一样要好。

2. 中间讲朋友的生死:活着时住在主人家的园子里,死后就葬在园子旁边。如今坟头长满荒草,墓前小路都没人认识了。这里用"一抔土"(一把土)和"宿草"(隔年草)这些简单意象,生动表现了荒凉感。

3. 最后写思念:弹琴时心里难受,放下剑时思绪万千。秋天的枫林沙沙响,夜晚的鬼火幽幽闪。就算请来巫山神女也招不回他的魂,连白云都变得暗淡。每天傍晚走过山阳道时,只能空自回忆过去的点点滴滴。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 用"谈笑风清"四个字就刻画出隐士朋友的人格魅力
- "生寓园中,死葬园侧"的对比,显出人生无常
- "枫林""燐火"的景物描写烘托出思念的凄凉
- 最后用日常场景"日暮山阳道"收尾,让哀思显得更真实绵长

全诗没有华丽辞藻,就像朋友间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却把对亡友的思念写得入木三分。特别是"忘年交"却"欢好若弟兄"的细节,让人看到超越年龄的真诚友谊。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