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贵家族衰败后的凄凉景象,蕴含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首句“华屋飘零锁夜台”用对比手法展现繁华与衰败:曾经华丽的宅院如今荒废破败,像坟墓(夜台)一样死寂。“飘零”二字暗示家族像落叶般零落,充满无力感。
第二句“羊昙扶路肯重来”借用典故:东晋名士羊昙因悼念亡友谢安,不忍走过其故居。这里反用典故,质问“谁还愿意回到这伤心地?”凸显物是人非的哀伤。
第三句“若为甑黍成奇祸”转折提问:难道因为一锅饭(甑黍)招来大祸?暗指家族可能因小事或偶然事件走向衰亡,表达对命运无常的困惑。
末句“漫道人门似八裴”表面说“别夸我家曾像裴氏家族显赫”,实则用对比强化悲剧感——昔日堪比名门望族(八裴),如今只剩空壳,讽刺荣华富贵的虚幻。
全诗通过今昔对比、典故反用和隐喻,传递了深刻的人生感悟:繁华易逝,命运难测。语言凝练,情感沉郁,能让读者感受到历史沧桑与人性共通的哀愁。
王安中
王安中(1075~1134) 北宋末、南宋初词人。字履道,号初寮。中山阳曲(今山西太原)人。年青时曾从师苏轼、晁说之。晁教以为学当谨初,故牓其室为初寮。哲宗元符三年(1100)进士。徽宗时历任翰林学士、尚书右丞。以谄事宦官梁师成、交结蔡攸获进,又附和宦官童贯、大臣王黼,赞成复燕山之议,出镇燕山府。后又任建雄军节度使、大名府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被贬送象州安置。高宗即位,又内徙道州,复任左中大夫,不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