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冷清萧瑟的元宵节场景,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作者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开头"山县逢元夕"直接点明地点和时间——山里小县城的元宵节。但本该热闹的节日却因"东风雨溅灯"显得凄凉,风雨打灭了灯笼,暗示节日的喜庆被现实浇灭。
中间四句用四个特写镜头展现萧条:渔民在远处河岸举着微弱的篝火,荒野里飘着阴森的鬼火,酒馆冷清得能抓麻雀,官员们懒散地蜷缩着。这些画面共同构成了一幅没有生气的社会图景。
最后两句是作者的感叹:我老了只能狂歌发泄,但还记得年轻时过节的盛况。这里藏着强烈对比——现在的衰败与记忆中的热闹,透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望。
全诗妙在用具体景象说话:风雨、渔火、鬼火、空酒馆这些意象自然串联,不用直接抒情,就让读者感受到那个时代小地方的荒凉和知识分子的苦闷。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所有人都麻木了,只有我还清醒痛苦"的孤独感。
李揆
李揆,字起宗,浏阳(今属湖南)人。孝宗乾道二年(一一六六)进士。授宁远尉(清嘉庆《宁远县志》卷六)。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知上高县。宁宗嘉定三年(一二一○)为国子司业、起居舍人兼国史院编修官。四年,擢中书舍人兼实录院同修撰。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清同治《上高县志》卷七。今录诗八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