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待月

水含夕籁静,余亦澹怀空。
星彩低穿树,花香暗度风。
初看幽径白,渐露小桥红。
行到天心处,清光更不同。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池塘边等待月亮升起的宁静夜晚,通过细腻的感官描写传递出内心的平和与自然的交融。

前两句写黄昏时水面吸收了一切声音,显得格外安静,而诗人的心境也像被洗净一般空明。这里用"水含夕籁"的巧妙比喻,把声音比作能被水吸收的实物,让安静变得可触摸。

中间四句像一组电影镜头:星光穿过树叶的缝隙洒落,花香随着夜风悄悄飘散。诗人先是看到小径泛着微光,接着发现小桥渐渐被染上红色——这暗示月亮正在升起,光芒由弱变强。这些描写调动了视觉、嗅觉,让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最后两句是全诗高潮:当月亮升到正空时,清辉洒满大地,带来与之前完全不同的体验。"天心"既指天空中央,也暗喻自然的核心奥秘。诗人通过等待月升的过程,最终与天地达成精神共鸣。

整首诗的魅力在于:
1. 用日常景物(水、星、花、桥)构建出静谧优美的画面
2. 通过光线变化展现时间流动,从黄昏到月升的过程如画卷展开
3. 将外在景物与内心感受自然融合,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4. 语言清新自然,像在和朋友分享一个美好的夜晚体验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