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猎

五校雕工劲,三秋野兽肥。
乘时讲武事,大狝振兵威。
狡兔宁藏迹,封熊悉入围。
猎归数军实,落日照龙旂。

现代解析

这首《大猎》描绘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皇家狩猎活动,通过生动的画面展现出古代军事训练的壮观场景。

前两句"五校雕工劲,三秋野兽肥"点明了时间(深秋野兽肥壮时)和参与者(精锐部队)。就像现代军事演习前的准备工作,士兵们磨利武器,等待最佳时机。

中间四句是狩猎的实况描写:皇帝抓住秋天这个好时机来练兵,通过大规模围猎展示军威。再狡猾的兔子也藏不住,连凶猛的熊都被包围——这就像一场精心策划的军事行动,展现出严密的组织性和强大的执行力。

最后两句是狩猎结束的场景:清点战利品时,夕阳映照着皇帝的龙旗。这个画面既展现了丰收的喜悦,又暗含"日落归营"的意境,让整首诗在辉煌中带着一丝苍茫的余韵。

全诗最妙的是把狩猎和练兵完美结合,表面写打猎,实际展现的是古代"寓训于猎"的军事传统。就像现代军队通过演习来保持战斗力一样,古人通过狩猎来训练士兵、检验装备、提振士气。诗中那些被围捕的野兽,恰似战场上溃逃的敌人,充满象征意味。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