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寥音世丈见视觅桃花词,用白石韵。清丽无比,因忆杭州九里松桥畔,两岸桃花极盛。丁丑以前每岁花时,必流连其间。今渡海又将十年矣。念之惘然,藉韵成此,却呈。兼示醇絜二公

小车载酒,记年年湖上,招携游侣。
夹岸夭桃娇弄影,拥花无重数。
越醑香秾,吴歈声艳,风引纤纤雨。
溪山如绣,等閒抛尽新句。
谁料沧海尘飞,逃秦人老,十载天涯去。
九里松青今在否,目极斜阳连浦。
璅蛣光阴,残鹃滋味,且忍伶俜住。
相思难寄,梦中寻遍前路。

现代解析

这首词写的是作者对杭州九里松桃花美景的怀念,以及漂泊十年后的怅惘心情。全词用今昔对比的手法,情感真挚动人。

上片回忆过去赏桃花的快乐时光:
- 开篇用"小车载酒"带出春游场景,年年和好友在西湖边赏花饮酒,画面鲜活。
- 描写桃花用"夹岸夭桃"(两岸艳丽的桃花)、"拥花无重数"(数不清的花朵簇拥在一起),突出花海般的盛况。
- "越醑香秾"(绍兴酒香浓)、"吴歈声艳"(江南小调动听)等细节,让回忆充满声色香味。
- 最后说当时随意就能写出好诗句,反衬现在写诗的艰难。

下片写现在漂泊的凄凉:
- "沧海尘飞"比喻战乱,自己像逃避暴秦的人一样流落异乡十年。
- 用疑问句"九里松青今在否"表达对故地的牵挂,只能遥望夕阳下的水岸。
- "璅蛣光阴"(琐碎的日子)、"残鹃滋味"(杜鹃啼血的苦楚)写尽漂泊的艰辛。
- 最后说思念无法传递,只能在梦里重游故地,读来令人心酸。

全词妙在:
1. 色彩对比:记忆中桃花的艳红与现实中夕阳的昏黄形成强烈反差
2. 动静结合:回忆里的欢歌笑语与现实的孤寂无声形成对比
3. 时空跳跃:从昔日的花海到今日的隔海相望,产生巨大情感张力

就像我们翻看老照片时,鲜艳的旧照会让眼前的平淡生活显得更加苍凉,这种今昔对比的手法很容易引发读者共鸣。作者把对故土桃花的思念,升华为所有游子都懂的家园之思。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