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榴花飘落的静谧画面,充满生活气息和淡淡的哀愁。
开头"窈窕安榴花"用拟人手法,把榴花比作姿态优美的女子。"西邻树"点明这是邻家院落的景致,拉近了读者与场景的距离。后两句笔锋一转,写凋零的花瓣随风飘落。"坠萼可怜人"赋予落花人的情感,仿佛在为生命的消逝叹息。最后"风吹落幽户"的"幽"字用得巧妙,既写花落深院的静谧,又暗含一丝无人知晓的寂寞。
全诗短短二十字,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把寻常的落花景象写得生动感人。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力捕捉瞬间的美,又用拟人手法让无情的自然景物带上人情味,让读者在平凡中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与美丽。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