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久旱之后人们对降雨的渴望,语言生动形象,充满想象力。
开头两句"风伯且须戢头角,放出龙喙万丈长"很有意思。诗人把风神(风伯)拟人化,让他收起威风(戢头角),给雨龙让路。这里的"龙喙"指的就是雨龙吐水的嘴巴,诗人希望它能伸得长长的(万丈长),好降下大雨。
后两句"喙垂一尺雨一尺,得雨万丈成丰穰"更具体地表达了期盼。诗人说:龙嘴每垂下一尺,就能下一尺雨;要是能下万丈深的雨,庄稼就能大丰收了。"丰穰"就是丰收的意思。
整首诗用夸张的手法,把下雨想象成巨龙吐水,既表现了旱情的严重,又表达了农民对雨水的迫切需求。诗人没有直接说"快下雨吧",而是用这些生动的比喻,让读者更能感受到干旱时人们望眼欲穿的心情。这种把自然现象拟人化的写法,让诗歌显得特别有生命力。
石介
石介(1005-1045)字守道,一字公操。兖州奉符(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人。北宋初学者,思想家。宋理学先驱。曾创建泰山书院、徂徕书院,以《易》、《春秋》教授诸生,“重义理,不由注疏之说”,开宋明理学之先声。世称徂徕先生。“泰山学派”创始人。关于“理”、“气”、“道统”、“文道”等论对“二程”、朱熹等影响甚大。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道教、标榜王权,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曾作《怪说》等文,抨击宋初浮华文风。著有《徂徕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