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二首

有无不问语先堕,明镜当台双照破。
迷云散尽晓天空,杲日团团红似火。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从困惑到顿悟的心灵觉醒过程,用生活中常见的意象让读者轻松理解深刻的哲理。

前两句"有无不问语先堕,明镜当台双照破"就像在说:当我们停止纠结"有"或"无"这类概念时,真理反而自然显现。就像两面明镜相对而立,所有虚妄的影像都会被照破。这里用"明镜"比喻澄明的心境,说明当心灵真正通透时,就能看破虚幻。

后两句"迷云散尽晓天空,杲日团团红似火"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日出景象:夜雾散去后,天空澄澈,朝阳像火球般升起。这个画面象征着困惑消散后的豁然开朗,用"红似火"的太阳比喻觉醒时内心充沛的活力与热情。

全诗最妙的是用"迷云→晴空→朝阳"这个自然变化过程,形象地展现了人从迷茫到觉悟的心路历程。就像早晨的云雾总会散去,人生的困惑也只是暂时的,最终会迎来心智的清明时刻。诗中"红似火"的朝阳不仅给人温暖希望,更暗示觉悟后的生命会焕发新的光彩。

释法泰

释法泰,号佛性,俗姓李,汉州(今四川广汉)人。住鼎之德山,邵之西湖及谷山道吾,敕居潭州大沩。为南岳下十五世,圆悟克勤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一四、《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一首。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