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商山》诗中,描绘了一个在商山脚下生活的老人情景,表达了他的生活状态和心境。接下来我会用通俗的语言逐句分析这首诗。
第一句“垂白商于原下住”,描述了一个须发将白的老者居住在商山的脚下。这里的“垂白”就是形容年纪较大,接近白发的状态。这位老者就生活在商山附近,可以看出他生活的地点和环境。
第二句“儿孙共死一身忙”,这里的“共死”并不是指共同死亡,而是指一家人一起生活。这位老者与儿孙同住,虽然忙碌,但可以看出家庭和睦,一家人共同为生活努力。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家族的重要性以及老年人的生活状态。
第三句“木弓未得长离手”,这里的“木弓”可能是指打猎用的弓箭。在古代,弓箭是猎人的必备工具。这句诗表达的是这位老者虽然年纪大了,但仍然使用弓箭,没有放下手中的工具,可能是仍然在参与打猎或者劳动。这也反映了他的勤劳和对生活的执着。
最后一句“犹与官家射麝香”,麝香是某些动物身上产生的香气,这里可能是指用弓箭射猎获取麝香。而“犹与官家射”则暗示了这位老者可能是在为官府服务或者是在官方的狩猎活动中射得麝香。这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一种生活状态,老年人仍然参与社会活动和劳动。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商山脚下一位垂白老者的生活状态,他虽年老但仍勤劳,与儿孙一起生活,还在参与狩猎等劳动。整首诗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展现了老人的生活面貌和心境。
曹松
曹松(828——903),唐代晚期诗人。字梦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潜山)人。生卒年不详。早年曾避乱栖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频。李死后,流落江湖,无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进士,年已70余,特授校书郎(秘书省正字)而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