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信吟

人无轻信,事无多疑。
轻信招衅,多疑招离。

现代解析

好的,以下是对《疑信吟》的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分析:

这首诗词《疑信吟》主要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怀疑的问题。

首先,“人无轻信”,这句话告诉我们,人们在生活中不应该轻易地相信别人。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我们需要有一定的警惕性,不能随便相信不熟悉的人,以免上当受骗或者受到伤害。

接着,“事无多疑”,这句话告诫我们,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不应该过度怀疑别人。如果总是疑神疑鬼,不仅会让自己变得焦虑不安,还会破坏与他人的信任和友谊。

然后,“轻信招衅”四个字,强调了轻易相信别人的风险。如果我们不谨慎地相信别人,可能会卷入不必要的纷争或者遭遇麻烦。比如,轻易相信网络上的虚假信息或者不良人士的承诺,都可能导致我们遭受损失。

最后,“多疑招离”,这句话告诉我们,过度的怀疑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如果总是对朋友、家人或者伴侣充满怀疑,会让他们感到心寒和失望,最终导致关系的破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别人,但也不能过度怀疑。只有把握好这个度,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希望这样的解释能够帮助你理解这首诗词的精髓和魅力。

邵雍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