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高台

汉主事祁连,良人在高阙。
空台寂已暮,愁坐变容发。
汎艳春幌风,裴回秋户月。
可怜军书断,空使流芳歇。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孤独中思念远方征人的场景,通过日常景物的变化传递深沉的哀愁。

开篇用"汉主事祁连"点明时代背景——汉代将士在祁连山征战,而她的丈夫("良人")驻守在高阙边关。两个地名形成空间对比,暗示夫妻分离。

中间四句通过生活细节展现她的孤寂:空荡的楼台、漫长的黄昏,独坐愁苦让容颜憔悴。春风掀动窗帘,秋月徘徊窗前,用"春幌风"和"秋户月"两个意象,不动声色地交代时间已从春天流转到秋天,暗示丈夫久无归期。

最后两句情感爆发:最痛心的不是等待,而是连军书信件都已断绝。往日的美好回忆("流芳")就像被强行中断的花期,徒留遗憾。一个"空"字道尽所有无奈,既指时间白白流逝,也指等待终成空。

全诗妙在"以静写动"——看似描写静止的楼台、不变的日月,实则通过景物变化展现人物内心流动的情感。没有直接哭诉思念,但每个画面都浸透着思念的苦涩,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让哀愁更加绵长动人。

王易从

(约667—约726)唐京兆杜陵人。八岁工词赋,博涉经史。武则天垂拱间登进士第,授亳州城父尉,转华阴尉。大足元年,登文擅词场科。历美原尉、华原丞、鄠县尉。睿宗景云二年,朔方总管张仁愿奏判军事。累迁户部员外郎,历祠部、主爵、考功三郎中,擢给事中、中书舍人。迁兵部侍郎,出为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博闻好古,善文词,工篆体。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