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荷溪西禅寺

仿佛招提寄远村,缁郎草草佛灯昏。
水将绿绕萦如带,山送青来列在门。
句里风骚耆旧远,胸中丘壑典刑存。
满怀孤愤几株石,欲起当年两达尊。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偏远寺庙的宁静景象,同时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愤与对先贤的追思。

开头两句写寺庙的环境:这座名为"西禅寺"的庙宇坐落在荷溪边一个偏远的村庄,僧人们生活简朴,佛灯昏暗。这里用"仿佛"二字,暗示寺庙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

中间四句是精彩的景物描写:溪水像绿丝带般环绕着寺庙,门前的青山送来一片青翠。这些自然景物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仿佛山水主动来装点寺庙。诗人提到这里保留着古代文人的风雅传统,寺庙的布局也延续着古老的建筑风格。

最后两句抒发感慨:诗人面对几块石头,内心充满无人理解的愤懑,想要唤起古代两位贤达("两达尊")的精神。这里的"石"可能是寺庙中的景观石,触发了诗人的联想。

全诗通过幽静的寺庙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不平静。山水之美与胸中块垒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古代贤者的向往。语言清新自然,写景与抒情巧妙结合,展现了宋代文人典型的含蓄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

马廷鸾

马廷鸾(1222年—1289年),字翔仲,号碧悟。宋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市)众埠乡楼前村人。幼年丧父,贫不改志,刻苦读书,淳祐七年(1247),马廷鸾赴京参加乙未科省试,获进士第一,殿试为第四,一举成名。他一生勤政爱民,秉性正直,从地方官直至宰相高位。惜南宋朝廷为权奸把握,不能尽展其才华。度宗朝奸臣贾似道、丁大全当国把持朝政,视为异见,受其压制,迫于内忧外患,廷鸾饮恨引退。宋亡,马廷鸾拒绝与元政权合作,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