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解析
这首诗以轻松的语言探讨了历史的深刻教训,通过几个生动的比喻提醒人们不要沉迷虚幻、忽视现实。
首联“闲是等闲非,沈迷不自知”说人们常把无聊琐事当真,沉迷其中却不自知,像极了现实中为小事纠结的我们。
颔联用“黄粱美梦”和“阳春白雪”两个典故:前者说富贵荣华如一夜幻梦(典出《枕中记》),后者说高雅艺术终究曲高和寡(典出《宋玉对楚王问》)。这两句暗示人们追逐的功名或风雅,可能只是短暂或孤独的。
颈联更直白:人死后连一杯酒都带不走(“输杯酒”),活着时却为输赢争得面红耳赤(“对局棋”),像极了现代人内卷时的较劲,到头来都是虚空。
尾联“几多亡国恨,窗几静支颐”是诗人沉思的画面——历史上有多少王朝因沉迷虚幻而灭亡?此刻他只能托腮静坐,在沉默中消化这些教训。
全诗像一位看透历史的长者,用家常话告诉我们:别被眼前虚名浮利迷惑,多看看历史的镜子。语言平实却有力,每个比喻都能对应现代生活,比如“黄粱梦”像追逐暴富梦,“对局棋”像职场内卷,让读者自然联想到自身。
薛季宣
薛季宣(1134~1173),字士龙,号艮斋,学者称艮斋先生,永嘉(今浙江温州市鹿城区)人,南宋哲学家,永嘉学派创始人。薛徽言之子。少时随伯父薛弼宦游各地。17岁时,在岳父处读书,师事袁溉,得其所学,通礼、乐、兵、农,官至大理寺主簿。历仕鄂州武昌县令、大理寺主簿、大理正、知湖州,改常州,未赴而卒。反对空谈义理,注重研究田赋、兵制、地形、水利等世务,开创永嘉事功学派先志。著有《浪语集》、《书古文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