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祝生画呈裴丈二首 其二

斗酒淋漓后,颠狂不作难。
千峰俄纸上,万景忽豪端。
石瘦冈峦古,林深烟雨寒。
苍茫无限意,俗眼若为看。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画家酒后挥毫作画的狂放场景,展现了艺术创作中灵感迸发的神奇瞬间。

前两句写画家痛饮美酒后进入创作状态,酒意激发了他的艺术激情,让他能够轻松进入"癫狂"的创作境界。这里的"癫狂"不是贬义,而是形容艺术家忘我投入的状态。

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画作的神奇诞生过程:转眼间千山万壑跃然纸上,无数美景从笔端流淌而出。画中嶙峋的山石透着古朴,幽深的树林笼罩在寒烟细雨中,整个画面既苍劲又朦胧。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画作蕴含着无限深远的意境,但普通人("俗眼")很难真正领会其中的奥妙。这既是对画作艺术高度的赞美,也暗示了艺术鉴赏需要一定的修养。

全诗通过"酒-狂-画-境"的递进描写,生动展现了艺术创作从激情迸发到意境升华的全过程,让读者感受到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朱熹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