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雪
残年新春冻不开,大雪五度漫空来。
南州病热已十载,造化有此真奇哉!
夜闻朔风撼天柱,恍惚万马随奔雷。
乾坤正气有先至,密运亭毒兹其媒。
云旗乍翻摇若水,涛霜却卷飞龙堆。
女娲废炼深缩手,河伯失据俄惊豗。
玄冥振辔祝融遁,怒势欲遣昆冈摧。
卧龙潜蛟起奔走,舞鹤翔凤争徘徊。
瑶池觞罢洒馀沥,汉皋相赠投琼瑰。
苍山一夕头尽白,贫户得句侵晨推。
朱门岂必异衡宇,埋没弱柳馀枯梅。
我疑真宰偶戏剧,往往玩世如婴孩。
故将空色种天上,大巧六出无根荄。
要令六合反混沌,宁许万象蒙尘埃。
兆丰呈瑞悉馀事,邂逅净洗昆明灰。
西流壶峤应自反,咫尺清浅移蓬莱。
内廷称贺论边事,坐想敕使传宣催。
蔡州鹅池久安堵,整顿宇宙须雄才。
涓人自昔负高见,远去求马何时回?
燕山从尔深一丈,扫地为筑黄金台。
南州病热已十载,造化有此真奇哉!
夜闻朔风撼天柱,恍惚万马随奔雷。
乾坤正气有先至,密运亭毒兹其媒。
云旗乍翻摇若水,涛霜却卷飞龙堆。
女娲废炼深缩手,河伯失据俄惊豗。
玄冥振辔祝融遁,怒势欲遣昆冈摧。
卧龙潜蛟起奔走,舞鹤翔凤争徘徊。
瑶池觞罢洒馀沥,汉皋相赠投琼瑰。
苍山一夕头尽白,贫户得句侵晨推。
朱门岂必异衡宇,埋没弱柳馀枯梅。
我疑真宰偶戏剧,往往玩世如婴孩。
故将空色种天上,大巧六出无根荄。
要令六合反混沌,宁许万象蒙尘埃。
兆丰呈瑞悉馀事,邂逅净洗昆明灰。
西流壶峤应自反,咫尺清浅移蓬莱。
内廷称贺论边事,坐想敕使传宣催。
蔡州鹅池久安堵,整顿宇宙须雄才。
涓人自昔负高见,远去求马何时回?
燕山从尔深一丈,扫地为筑黄金台。
现代解析
这首诗《喜雪》描绘了一场罕见的大雪,通过生动的意象和丰富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惊叹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
1. 开篇:寒冬与大雪的震撼
- 诗的开头说,年末新春时天气极冷,大雪接连下了五次。南方常年炎热,突然下雪让诗人感到惊奇,仿佛是大自然的奇迹。
- 诗人用夸张的笔法描写风雪:夜晚听到北风呼啸,像天柱被撼动,又像万马奔腾、雷声轰鸣。这种气势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狂暴力量。
2. 神话般的雪景
- 诗人借用神话传说来形容雪景:云像旗帜翻卷,雪浪如龙堆翻滚;女娲不敢炼石补天,河神惊慌失措;冬神(玄冥)驱赶夏神(祝融),仿佛要摧毁山岳。
- 雪中的景象充满动感:潜龙飞蛟、仙鹤凤凰仿佛在雪中起舞,天上神仙的宴会洒下琼浆玉液,山峦一夜白头。
3. 雪的社会寓意
- 诗人观察到雪对贫富人家的不同影响:穷人因雪景激发诗兴,而朱门大户的庭院里,弱柳枯梅被雪埋没。这里隐含了对社会不平的暗讽。
- 诗人把大雪比作上天的"恶作剧",像孩子一样玩闹,用纯净的雪花覆盖世间尘埃,似乎想让人间回到混沌初开的纯净状态。
4. 结尾的政治寄托
- 最后诗人由雪景联想到国家大事:宫廷正在庆贺边疆安定,但整顿天下需要真正的人才。
- 用"燕山积雪"和"黄金台"的典故,表达对贤能之士的渴望,暗示当前缺乏治国良才的忧虑。
这首诗的魅力在于:
1. 将自然奇观写得气势磅礴,充满神话色彩;
2. 通过雪景反映社会现实,贫富对比耐人寻味;
3. 结尾转向政治关怀,展现诗人的社会责任感;
4. 语言生动形象,即使不了解典故也能感受雪景的壮美。
诗人不仅是在赞美雪景,更借雪抒怀,表达了对自然伟力的敬畏、对社会现实的思考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