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迁莺 其三
霜凝雪冱,正斗标临丑,三阳将近。
万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
异香似薰沈水,素色端如玉莹。
人尽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
标韵。
尤耿耿。
月观水亭,谁解怜疏影。
何逊扬州,拾遗东阁,一见便生清兴。
望林止渴功就,不数夭桃繁杏。
岁寒意,看结成秀子,归调商鼎。
万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
异香似薰沈水,素色端如玉莹。
人尽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
标韵。
尤耿耿。
月观水亭,谁解怜疏影。
何逊扬州,拾遗东阁,一见便生清兴。
望林止渴功就,不数夭桃繁杏。
岁寒意,看结成秀子,归调商鼎。
现代解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寒冬中梅花傲然绽放的动人画面,传递出梅花高洁坚韧的精神品格。
上阕开篇用"霜凝雪冱"营造出严冬的肃杀氛围,但马上转折说此时梅花已在皇家园林盛开。这里用"异香似薰沈水"形容梅香浓郁,像名贵香料般沁人心脾;"素色端如玉莹"写梅花洁白如玉的姿色。人们都说这是上天派来报春的使者,突出了梅花作为"春信"的独特地位。
下阕着重赞美梅花的神韵风骨。"标韵"二字点明主旨,说梅花的风采令人难忘。词人感叹在月下亭台中,真正懂得欣赏梅花清瘦身影的人太少。接着用何逊在扬州咏梅、杜甫在东阁赏梅的典故,表现文人雅士对梅花的喜爱。最后写梅花不仅能"望林止渴"(用曹操"望梅止渴"典故),更胜过艳丽的桃杏,待花谢结果后还能用来调味,暗示梅花全身都是宝。
全词通过对比手法:用严冬反衬梅花的生机,用群芳凋零突出梅花的孤傲,用夭桃繁杏对比梅花的清雅,层层递进地塑造出梅花超凡脱俗的形象。词人表面咏梅,实则寄托了自己不随流俗、坚守高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