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行省墓

半篙新绿落寒沙,芳草王孙自物华。
春事已随蝴蝶梦,人情犹有杜鹃花。
百年易尽一弹指,两曜不停双转车。
手种寸苗今老大,满山鳞甲动龙蛇。

现代解析

这首诗《舟行省墓》描绘了诗人乘船去扫墓时的所见所感,通过自然景物与人生哲理的结合,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短暂的感慨。

首联“半篙新绿落寒沙,芳草王孙自物华”写的是初春景象:船篙半浸在泛着新绿的江水中,岸边沙地还带着寒意,但野草已经茂盛生长,展现出自然的生机。这里用“王孙”(原指贵族子弟)代指野草,暗示再卑微的生命也有自己的光彩。

颔联“春事已随蝴蝶梦,人情犹有杜鹃花”用蝴蝶和杜鹃花作对比:春天的繁华像蝴蝶的梦一样短暂易逝,但人间的情感却像杜鹃花一样年年绽放。这里暗含对亲人的思念不会随时间消逝的深意。

颈联“百年易尽一弹指,两曜不停双转车”是全诗哲理的核心:人生百年看似漫长,实则像弹指一挥般短暂;日月(两曜)如同永不停止的双轮车,日夜不停地转动。用“转车”比喻时间流逝的形象感极强。

尾联“手种寸苗今老大,满山鳞甲动龙蛇”回到扫墓场景:当年亲手栽种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满山树木的枝叶在风中摆动,如同龙蛇游动。既暗含对逝去亲人的告慰(树木成材),又以动态画面收束全诗,让肃穆的扫墓场景充满生命力。

全诗最打动人的是三层递进:从眼前春景(新绿、芳草)到生命感悟(蝴蝶梦、百年弹指),最后落回具体场景(手种树木)。诗人用“龙蛇”这样充满力量感的意象,把对生命短暂的叹息转化为对生命韧性的礼赞,哀而不伤。普通读者可以从中体会到:扫墓不仅是追忆逝者,更是对生命延续的见证——就像树木终将成林,生命永远在循环更新。

方岳

方岳(1199~1262),南宋诗人、词人。字巨山,号秋崖。祁门(今属安徽)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