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虞章舜卿二表弟季明游兼胜亭有作三律

野旷湖山远,林深松竹幽。
旧题看壁立,前事逐萍浮。
荏苒荒三径,依稀度九秋。
故人应念我,雅会莫迟留。

现代解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亲友同游山水时的感慨,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

第一联"野旷湖山远,林深松竹幽"像一幅水墨画,用开阔的野外、远处的湖山与幽深的松竹林,营造出宁静深远的意境。诗人站在亭中远眺,近处是苍翠的松竹,远处是朦胧的山水,空间层次分明。

中间两联转入回忆与感慨。"旧题看壁立"说看到墙上过去的题字依然清晰,"前事逐萍浮"则感叹往事如浮萍般飘散。这里用墙壁的稳固与浮萍的漂泊形成对比,暗示有些记忆历久弥新,有些却已模糊。"荏苒荒三径"指时光飞逝,旧日小径都已荒芜;"依稀度九秋"说恍惚间已度过许多春秋,透露出时光易逝的怅惘。

最后诗人笔锋一转,从怀旧回到当下:"故人应念我,雅会莫迟留"。这是对同游亲友的深情告白:你们应该也想念我吧?这样美好的聚会可不要匆匆结束啊!把整首诗从略带感伤的回忆拉回到温馨的现实中,表达了珍惜当下、珍视友情的主旨。

全诗就像一次心灵的漫步:先赏景,再怀旧,最后落脚于眼前的情谊。诗人用简练的文字,把空间的开阔、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温暖融为一体,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美和人情之真。

陈东

陈东(1086~1127年),字少阳,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出生于一个“自五世以来,以儒嗣其业”的家庭。陈东很早就有声名,洒脱不拘,不肯居于人下,不忧惧自己的贫寒低贱。蔡京、王黼当时用事专权,人们不敢指责,只有陈东无所隐讳忌讳。他参加宴会集会,在座的客人害怕连累自己,都避开他。后来以贡士进入太学。

0